古建筑文化(福安)
编辑: 小编 时间:2023-03-23 16:39:02 浏览次数:
宁德市古建筑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福建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既保留了汉族传统建筑的共性,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宁德市古建筑年代可追溯到明、清,有规模宏大的宅第民居,有经历风霜的千年古刹,也有优美和谐的民居建筑群落,它们遍布在宁德各个县市,散落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各个角落。
太后公厅:位于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由太后木牌坊和众厅戏台两部分组成,太后木牌坊始建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众厅戏台始建于嘉熙四年(1240年),分别于明弘治八年、九年重修建,现基本保留明代建筑构架,占地面积481.27 m2。
廉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镇穆阳溪中游西岸,被喻为开闽进士第一村,旧名富溪津、石矶津,因里人薛令之是福建第一位进士,且为官清廉,被御赐"廉村"、"廉水"、"廉岭"之名。村内随处可见典雅整齐的古官道、巍然屹立的古城墙、苔迹斑驳的古道碑、气派庄严的祠堂,廉村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透出一股幽然、静肃之气。
楼下村古民居群:位于著名的“闽东延安”柏柱洋西南麓的福安市溪柄镇。古民居建筑群一共有32幢形制规整的大宅院,最早的建于清嘉庆十三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这些古民居一座连着一座,布局得体,错落有致,处处洋溢着儒家耕读文化的温情。
狮峰寺:位于福安市柏柱洋狮峰山麓,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原在山顶,明永乐年间(1403—1424)移建于此。据载。明武宗曾游此寺,御题寺匾“狮峰广化禅林”,并赠诗,诗中有“影动方池鱼惊客,声来半岭竹引风”之句。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寺院占地1.3万平方米.坐西朝东,傍山而立,建筑雄伟。虽时历千年而庙貌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