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山海文明高峰论坛,专家学者聚集太姥山
编辑: 小编 时间:2016-07-10 16:21:39 浏览次数:
7月11日上午,晨雨初歇。福建太姥山沉浸在一片云遮雾绕之中,碧绿的松柏在薄纱般的云雾映衬下更加苍翠欲滴。多名来自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就在这样凉爽的时节来到了太姥山,亲临海上仙都、领略山海大观。
踏上800米长的迎仙栈道,周身被树木环绕。雨后的森林,清幽静谧,负氧离子浓度高,一呼一吸之间心情舒畅开怀。伴着导游的趣味解说,专家们喜笑颜开,让行程充满了欢声笑语。
太姥山,以钾长晶洞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为特色。纵横交错的险峰峭壁、裂隙嶂谷、坍塌叠石经千百万年的风化剥蚀,流水冲刷,形成了各种惟妙惟肖的肖形景致。夫妻峰、太姥之心、迎客峰、河马啸天、仙杖峰等景观让专家们啧啧称奇,忍不住美景的诱惑,几度合照。
“仙人锯板落人间,片片撑空未可攀。我欲借渠成广厦,好教寒士尽欢颜。”由于时间的关系,游程至仙人锯板而止。虽然只游览了太姥山景区一小部分的景观,但相信这样独特的美景亦能印上专家学者们的心头,留待下次继续来赏。
登高赏景对于因伤行动不甚方便的Augustin F.C.Holl教授来说,有点遥不可及。但是他对山脚下的国兴寺遗址却颇有兴趣。在陪同人员的搀扶下,兴致勃勃的在遗址上勘探起来。石柱、遗址、千年铁树……这一切都让他着迷,直呼:interesting(有趣)!
7月10日,“第一届山海文明高峰论坛”在福建省福鼎国际大酒店四楼水晶宫厅隆重举行,来自法国西巴黎.南戴尔.拉德芳斯大学(巴黎第十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福建师大、云南民族研究所、商务印书馆、宁德师范学院、福建日报社等专家学者(教授)及福建省政协、宁德市政协、福鼎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
本次山海文明高峰论坛以5场演讲:山海之间的文明发展;山海大观——太姥文化专场;山水意境与文化交流;山海景观与族群遗产;东南海洋与文明互动来共同阐述“自然、人文、和谐:山海文明的对话”的主题。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为我们讲述他们对山海文明的研究和见解。
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副校长、考古人类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顾问Augustin F.C. Holl在他的讲题《Lifeways and Adaptation:The Making of Cultural landscapes/生活方式与适应:制造文化景观》中讲到:很高兴能来这里,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于昨天下午来到福鼎市,目前对福鼎还不是很了解,但透过窗户,看到福鼎美丽的溪流和远山,觉得这里的风光秀美。我的家乡和福鼎很像,都是山海兼备的城市。我希望福鼎未来建设的过程中,不应盲目学习大城市,加快生活节奏,而应结合自身特色,建设花园城市,享受慢生活带来的愉悦。
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在《山在东亚文明中的地位:若干猜想》讲题中说到,山和海是交流的通道,希望福鼎在通过这条通道与外界联系的过程中,保留地方特色,保护传统,注重人文精神传承,并把当地的传统与自然联系起来,对自然界保持有所畏惧,有所敬仰的态度。
福建师大林金水教授在《闽在山海中——福建文化与中西方文化》的讲题中说到,福建有三座大山:武夷山、太姥山、戴云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武夷山一朱熹一理学一利玛窦。(如朱熹在武夷山从学、成长,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孕育、成熟。到了16世纪,朱子理学通过传教士利玛窦传到欧洲,对欧洲启蒙运动和现代化亦发生过作用。)太姥山一谢肇制,何先远,曹学佺一一利玛窦,艾儒略(传教士)。戴云山一中国白瓷器一欧州贵族收藏一艾儒略。不管是通过人还是物,山海之间的文明不是阻断的,而是一直在沟通,相互影响着的。
图文:幸福福鼎微信平台、王志凌、杨青青、艾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