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遗迹

鸳鸯溪地质遗迹

编辑: 小编 时间:2023-03-24 16:54:00 浏览次数:

鸳鸯溪火山岩深切峡谷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峡谷全长 18 km,水位落差达 300 余米。 峡谷宽处数十米,窄处不足 2 m。两岸峭壁高耸,瀑布高悬,溪流曲折迂回,深潭频现,是 集溪、瀑、潭、峰、岩、洞、林于一体,既清幽险峻,又气势磅礴的峡谷溪流景观。

1 喇叭瀑

喇叭瀑高约 20 m,底部宽约 5 m,这奇特的喇叭状瀑布是怎么形成的?由于断崖下方 熔结凝灰岩发育较密集的节理,顶部岩石受流水冲蚀作用 强、经宜洋溪流水冲蚀沿节理剥蚀缩小,形成圆锥状崖座。 断崖上跌落的瀑水沿锥状崖座向四处流淌,貌似耸立的大 喇叭,由此得名“喇叭瀑”。

鸳鸯溪2.png

2 百丈漈

雄伟壮观的百丈漈是如何形成的?在地壳应力作用下,这里的火山岩发育北东和北西走 向两组近垂直的节理,经流水侵蚀,在密集节理交汇处发生重力崩塌,形成宽约 100 米 的 圆弧形大围谷, 宜洋溪被切成悬崖式河床,溪水似游龙腾空从断崖直落崖底。百丈漈由二级 照片 7-18 喇叭瀑 Speaker Waterfall 图 7-2 鸳鸯溪地学旅游考察路线 The Geotourist route map of the Yuanyangxi Stream Scenic Spot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地学导游手册 Geoscience baedeker to the Ningde Global Geopark 109 瀑布组成,总落差约 150 米,宽约 10 米,是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一道靓丽风景。

鸳鸯溪3.png

3 鹊桥瀑

为宜洋溪系列瀑布之一,为典型二级叠瀑,高约20 米, 宽约 5 米。由于建有一桥横跨瀑布,因而得名鹊桥瀑。

鸳鸯溪4.png

4 大白岩(比翼峰)

耸立于鸳鸯溪畔的大白岩,是由数座石堡、石柱构成 巍峨壮观的火山岩峰丛景观。石堡与石柱相依而立,貌似 一对情侣,故又称“比翼峰”。大白岩崖壁高约 150 米, 宽约 100 米,气势磅礴。高耸的峭壁上火山 喷发—沉积相序及流动构造等清晰可辨,是 观察古火山喷发—沉积的天然剖面。

鸳鸯溪5.png

5 千叠瀑

为百丈漈汇入鸳鸯溪段的最后一级瀑布, 高约 100 米,宽约 5 米。流水自由北西向断 裂作用形成的悬崖倾泻而下,呈扇形展开,构 成蔚为壮观的扇状线瀑。

鸳鸯溪6.png

6 小壶口瀑布

蔚为壮观的小壶口瀑布是如何形 成的呢?此处位于北东向和北西向二 组断裂交汇处,河床被北东向断裂切割 成高 10 余米的悬崖河床。断崖处流水 向上游溯源侵蚀,将河床侵蚀成深切河 床,上游流水汇入深窄的河道,在此形 成跌瀑,造成“千里波涛一壶收”的瀑 布景观,成为鸳鸯溪的一处胜景。

鸳鸯溪7.png

7 小巫峡

峡口宽约 1.5 米,两侧峭壁高约 20 米,激腾奔流的鸳鸯溪水前推后涌破峡而出,跃入 碧波荡漾的瓮潭。小巫峡是溪流沿走向 NE40°的断裂、裂隙侵蚀而成,在瓮潭口受 NE70° 断裂切割,形成河床断崖及跌水,跌水前方河 床经水流长期冲蚀形成深潭。

鸳鸯溪8.png

8 仙女瀑

位于鸳鸯溪峡谷右侧,仓潭尾边,高约 100 米,宽约 3 米,自上而下形成四级叠瀑,流水自悬崖倾泻而下,轻 盈飘逸,疑似仙女飘落人间而得名为“仙女瀑”。

鸳鸯溪9.png

9 仙宴谷波状崖壁

仙宴谷崖壁为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皆呈波状起伏?水流 的侧蚀可将河岸沿水平方向侵蚀呈“S”形。地壳抬升时, 岸壁抬升,河流下切、侧蚀新的岸壁。不同时期的河流因 构造、河岸的岩石性质、水量等因素的不同对岸壁产生不 同的侧蚀作用,结果是使被侵蚀的崖壁在纵、横向上均呈 波状起伏的“S”型。

鸳鸯溪10.png

10 水蚀平台

流水侵蚀对河床进行垂向下切和侧向侵蚀,逐渐降低、改变河床高程和形态。在地壳运 动稳定时期,水流沿河床基岩近水层理、节理缓慢侵蚀,形成平整的基岩河床。地壳抬升时, 河流侵蚀下切形成新的河床,原先的河床上升成了如今平整的水蚀平台。

鸳鸯溪11.png

11 基岩平台上冲蚀沟槽

此处河床平台上冲蚀沟槽是怎么形成 的?这是由于组成基岩河床的岩石的结构不 均一,经夹带砂砾的河水冲蚀开始产生凹坑, 在流水长期侵蚀下,凹坑进一步扩大成形态 各异的沟槽。其中不少梭形凹槽的长轴的方 向指示了流水方向。

鸳鸯溪12.png

12 火山弹

火山弹是火山爆发时,熔融或部分熔融的熔岩块飞入空中,冷却下落形成的直径大于 照片 7-27 水蚀平台 Water Erosion Platform 照片 7-28 基岩平台上冲蚀沟槽 Erosion grooves on bedrock platform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地学导游手册 Geoscience baedeker to the Ningde Global Geopark 113 64 毫米的岩块。其外形圆滑,包括圆形、长形、纺锤形等多种形状,一般堆积在火山口附 近及火山锥斜坡上。

鸳鸯溪13.png

13 虎嘴岩

这高嵌在崖壁上的虎嘴岩是怎么形成的?它是沿火山岩近水平层理和节理发生风化剥 蚀、流水侵蚀及重力崩塌后形成的顺层岩槽。岩槽呈北东方向延伸,长约 30 米,高 1.5 米~ 3 米,深 0.5 米~3 米,槽顶向北西倾斜,槽底平直。站在虎嘴岩向外眺望,鸳鸯溪峡谷旖 旎风光一览无余。

鸳鸯溪14.png

14 情岭(流水冲蚀谷)

火山岩中发育的较大规模的垂直裂隙、节理带,经地 表水沿裂隙侵蚀和冲蚀下切,形成谷壁陡直,谷底高低不 平“V”形谷。 此处的情岭为一陡峭的“V”形沟谷,有台阶 1200 余 级,情人共攀,浪漫刺激。

鸳鸯溪15.png

15 火山喷发韵律

火山在活动过程中其喷出的物质组分、喷发强度及活 动方式等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构成了火山喷发韵律性。 在这里的崖壁上你还可清晰看到由厚薄不同的流纹 岩、集块岩、熔结凝灰岩、石泡流纹岩等有规律地重复出 现,反映了当时火山的喷发韵律。

鸳鸯溪16.png